2023.08
文章來源:節錄7月13日TVBS報導
常說錢不是萬能,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,但錢除了死死賺死死存,如果有效管理運用,也是理財的一大要素,尤其現在大環境不景氣,只靠薪水難以達成人生各項目標,避開存錢地雷,及早養成「管錢習慣」,才好讓雪球越滾越大,而想要做好完善的財務規劃,可沒有這麼簡單。
磊山保經業務總監馮彥綱就提到,我們的收入曲線,會隨著我們年齡持續的提升,而支出曲線在人生的不同階段,會用到的金額也不太一樣,就像民眾30歲的時候,會花一筆結婚的費用,可能在小孩子大學的時候,小孩子要出國念書,就會有一筆出國的開銷,到最後就會發現,退休時收入所得會大幅的下降,所以就要做好前置的理財作業。
而進一步把眼光放遠,一生中就有不只一桶金得要存,而不同的年齡階段,還有不同的財務管理法。
馮彥綱強調在不同年紀,其實理財需求都不太一樣,因為做理財其實最重要的是,可以達成他們人生中想要完成的事情。他建議可以善用理財的小撇步,包含薪水的帳戶下來之後,趕快把錢撥到另一個帳戶去,第二個是帳戶的錢,可以做分類式的管理,60%放在日常的生活開銷,30%在儲蓄跟投資,10%可以作風險的管理,另外,記帳也是很重要的事情,因為如果每個月金額都沒有辦法控制的話,其實會沒有辦法抓到,到底可以投資理財多少錢。
磊山保經執行業務副總黃仁志提到,現在其實人們開始會意識到,光透過勞力所換取到的薪資,相對還是有限,再加上大環境又不好,如何能夠透過勞力以外的方式,來創造多元的收入,現在已經是一個顯學,也是大家越來越重視的事情。如同巴菲特所說,「投資就是需要一個又長又濕的雪道」,而這個雪道就是要時間,時間如果能夠越早開始,坡道越長,未來在整個理財,不管是理財投資儲蓄,它帶來的複利效果才會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