磊山保險

擁 報 磊 山 Leishan style
理財前哨

戰後嬰兒潮世代迎來傳承高峰,磊山保經專家團隊打造家庭資產接班新藍圖

2025.04

分享

(圖|磊山保經副總經理吳清和)
戰後嬰兒潮世代迎來傳承高峰,磊山保經專家團隊打造家庭資產接班新藍圖
不只留財產 更是責任與愛的延續

根據內政部統計,1946年至1964年間,台灣出生人口約超過500萬人,這段期間出生的族群被稱為「戰後嬰兒潮世代」。這500萬人,目前已步入61至79歲,正處於人生轉折的重要階段-從事業高峰逐漸邁入退休生活,甚至開始進行人生資產與價值的交接規劃。磊山保經建議,及早規劃資產傳承,才能確保資產能更完整、安全地留給指定繼承人,避免日後因缺乏規劃而引發家庭衝突與法律糾紛。尤以現代婚姻與家庭型態變化快速,若未妥善安排,可能會面臨不動產難以分割、再婚家庭繼承爭議,或單身無繼承人等問題,最終導致資產被法律順位重新分配,甚至可能因財產糾紛而導致家族財富外流。如何透過信託、遺囑與壽險等資產傳承機制,確保個人意願得以落實,已是退休族群與家庭必須正視的重要課題。

未雨綢繆的愛  打造信託、遺囑與壽險的「三階段傳承架構」

         磊山保經觀察後發現,從 2018 年至今,高資產族群已逐步由「自行處理」轉向「尋求專業顧問」的規劃模式(註1)。傳承規劃已不再只是「資產的留存」,而是「責任、關係與價值觀」的系統性安排,透過信託、遺囑與壽險三者的有序整合,成為家庭避免紛爭、保全初衷的關鍵解方。

         磊山專家團隊負責人吳清和副總分享一個令人深思的真實案例:一對38歲的年輕夫妻,沒有子女,先生擁有一間房產,某次先生在健康檢查中出現異常,讓他開始思考未來萬一自己比妻子早離開人世,妻子的生活是否還能如常安穩。因此,他提出進行資產傳承的安排,只為確保妻子能夠一直住在這個屬於他們的「家」,直到終老。事實上,若未提前規劃,依據現行法律,房產將由妻子與先生的兄弟姊妹「共同繼承」。屆時若親族要求出售或分拆不動產,可能會迫使妻子搬離原本熟悉且充滿回憶的居所,讓晚年生活備受干擾與不安。針對這樣的顧慮,磊山專家團隊設計了結合信託、遺囑與壽險的「三階段傳承架構」,不僅化解法律與財務上的風險,更體現伴侶之間深沉的情感與照顧承諾:

1.建立信託:將房產設立信託,由妻子擔任受託人,享有完整管理權,確保其居住權益。
2.設立遺囑:透過遺囑明確指定信託受益權,雖法律有特留份限制,但因房產已信託,權利僅能主張「受益權」,實際控制權不落入兄弟姊妹手中。
3.壽險保障:透過壽險保障預留現金,讓妻子可用保險金向兄弟姊妹購回,最終完整保有房產所有權,達成資產的整合。

         此規劃強調「問題解決優先於產品銷售」,並非單一保險推廣,而是滿足客戶「完整照顧配偶」的初衷。吳清和副總也提醒,保險早已不再是『預留稅源』的單一目的,而是『預留現金』以應對多種實務情境。一筆備妥的壽險金可在稅單未核發前、資產凍結期間,快速提供家庭現金流,不僅能應對醫療、喪葬、搬遷等開銷,更能減緩情緒衝擊與衝突壓力。

資產傳承專家磊山保經  五年內受理之資產傳承案件 累積首年標準保費規模逾10億元

        根據磊山保經專家團隊統計,自2020年起已協助超過200件資產傳承案件,累積首年標準保費規模逾10億元。「這些成果不只是數字,而是真實改善客戶家庭未來的安全感與信任感。」另一位客戶案例則凸顯控制權的安排失當。母親幫子女存入多年資金,但未設立贈與機制與監管條款,最終反而使子女提早動用資金,引發親子衝突。吳清和副總建議,資產傳承應根據客戶「在意的優先順序」(如稅負、控制權、特定分配)進行設計,才能真正達成「傳承的初衷」。

        磊山保經表示,現在的傳承不再適用一套標準SOP,而是需從人生的現況、家庭結構與價值偏好出發。唯有提早開始、持續調整,才能讓傳承成為『祝福』而非『壓力』。預期未來五到十年間,台灣將迎來前所未有的財富移轉高峰,傳承規劃市場將從「產品導向」走向「顧問導向」。磊山將持續整合內部資源與法律顧問網絡,為每位客戶量身打造「資產安全、關係不破、價值延續」的傳承工程。

「傳承愈早開始,資產愈完整、關係愈健康。」這不僅是一句口號,而是磊山每天正在實踐的承諾。

 

 

註1根據中國信託銀行《2025臺灣高資產客群財富報告》,民眾在投資決策方面,選擇「參考專業財富管理機構建議」的比例達59%,顯著高於「自行操作」的33%。報告也指出,相較過去傾向自行比較產品、分散操作的習慣,如今高資產客群更偏好選擇1至2家值得信賴的專業團隊進行長期合作,突顯「顧問導向」已成為市場主流趨勢。

https://mkt.ctbcbank.com/long/financial/HNWReport2025.pdf

 

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