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.09
文/黃楷嫆
隨著全世界科技環境日新月異,台灣高科技領域的人才輩出,這幾年也因政府政策特別重視台灣本土的科技發展,以及期盼帶給世界更多資訊、通訊科技甚至是醫療技術方面等等的影響力,儼然此相關背景的人才備受政府重視。
我們來談談工程師這個族群,因在工作上蒐集資料,透過整理表格解決問題的習慣,讓他們大部分在消費行為上,也大多會經由網路查詢各類資料及統整資訊與分析,來達到他們的購買目的,而在往年保經還沒有這麼盛行時,有三分之一工程師甚至會自己查好資料,上網找保經的從業人員購買,另外三分之二會仔細與自己的保險服務人員,校對商品特性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,他們在購買行為上也較不會有品牌偏好,或隨意人情保,可能會有一點但不多,能用最少的錢達到最大保障的需求是在保險規劃上主要目的。
身為專業的壽險顧問,透由保經客觀及多元商品工具搭配的優勢,大部分能提高此族群對保險從業人員的信任度,再加上若壽險顧問能協助他們釐清需求類列外,有具體數字計算出各類型風險發生的需求額度相當重要。
規劃保險分為住院醫療險、意外險、重大傷病險、防癌險、失能長照險及壽險來看,工程師與醫師族群通常年收若高於300萬,年收入扣掉必要支出後的餘額都能有50-100萬,那基本上應能承擔較小的風險支出,可以先從較大的風險來規劃,例如此工程師為家庭唯一經濟支柱,去跟上帝喝咖啡了,然要維持原本家庭生活不受影響下,那壽險額度就必須是每月開銷乘上責任餘年,比如房貸與家庭開銷每月10萬,餘年皆為15年,那壽險的額度就必須至少在1800萬,或同時建構家庭每月被動收入;失能險的需求額度,則為每月10萬的開銷再加上看護費用;而在重大傷病與防癌一筆金的需求額度上,衛服部統計這類型的風險發生,平均需要三到五年的修復期,所以至少要10萬乘上五年的時間,600萬的保險金額可以支應這段期間,沒有經濟壓力的修養,相對的也會較快康復,另實支實付醫療險、意外險可作為補強及在保險規劃下,
此類型發生機率較高,故可作為保險購買上基本的標配,所以在這些險種的優先順序上,可在與自己的專業保經壽險顧問做細部的討論,來做足額的規劃。